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微企业发展。信用体系是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促进发展金融普惠,改善地区信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拓宽道路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于2003年10月底启动试点工作,之后信用服务业逐步发展。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企业的推进,企业能帮助信用体系进一步扩大;信用体系的完善也会使金融体系不断扩展,这是一个双向的促进关系。
健全的信用制度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门槛。信用体系的建立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评判依据增多,从而增强了企业数据可信度,其贷款门槛自然下降。中小微企业贷款难关键在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企业为了更快获得融资很有可能隐瞒真实经营状况,从而对第三方投资机构产生不利影响,而信用制度的建立很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中小微企业经营透明度增加、机会主义行为减少,其信用数据的权威性和全面性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
强化金融创新和发展普惠金融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基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中小微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征信平台的建立提高了企业融资贷款的可获得性,有效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融资困境。金融创新和普惠金融聚焦全产业链,推动产业与资本深度融合,形成多部门协同的整合机制,实现普惠金融与商业金融互通,可以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信用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剩余价值或创造新价值,是中小企业投入生产和经营过程的重要无形资产。失信记录的公布和流传增加了企业交易成本,使得企业务必诚信经营,间接降低了企业信用融资隐患。对于首次申请贷款的企业而言,其较高的信用评分提升了银行放款额度,守信企业与失信企业相比更易获得融资,中小微企业能以更低的利率水平获得更多贷款。
信用信息共享破解融资难题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离不开大数据支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库,实现了跨区域、跨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信用体系从多个维度采集中小企业的金融数据信息,实现了将分散在各个角落的碎片化信息归集整理的功能,可以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极大地降低了银行数据收集成本,为银行授信贷款提供了可靠依据。信用数据库覆盖了企业经营的动态信息,使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及时衡量中小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风险特征,有效降低了融资业务的信用风险。此外,信用体系作为横跨社会多领域、多部门的“网络”,能够建立起有效的联合惩戒机制,一旦中小微企业出现失信行为,将同步共享至企业信用档案,使企业融资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中小企业更加珍视自身的信用记录,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融资困难度。
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依靠技术手段构建中小微企业信用评分系统。通过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和服务平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获取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从而构建企业评价模型,客观展示企业信用状况,有效降低了由于双方信用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融资难等问题。湖北省按照“全省统一、省市分建、数据共享”的架构建成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平台,平台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整合权威政务数据,为金融机构决策提供多维度的信用信息支撑,截至2021年8月末,平台已支持7.7万家企业完成融资。青海省以“科技支撑、数据驱动、生态赋能”为框架,从信息归集、融资增信、政策支持、融资对接和融资评价五个方面,构建青海省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中心平台,力从供给与需求双侧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自2021年6月上线以来青海省信用贷款占比已提升五个百分点。
第三方信用机构也积极推动数字信息形式下的平台发展。2018年3月,人民银行批复成立百行征信,从而打破了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征信市场的壁垒,为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助力。川恒征信目前已形成“大数据征信+小微企业信用评分技术+应用场景”的商业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帮助小微企业和消费者解决金融服务需求。美团金服基于其自身场景和大数据打造的企业信用评分体系,依托平台大数据能力与丰富场景,以“大数据+征信”模式,提升小微企业增信融资能力,改善行业融资环境,助力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率
随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重要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备,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显著增加。2020年以来,金融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稳企业保就业金融支持,实现中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提质,为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提供支撑。新的融资重点放在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促进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衔接,发展金融供应链业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并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因此应充分发挥信用建设对普惠金融的支持作用。2019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提出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查询机制和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2021年7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依托央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与地方征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联手,综合评价中小微企业信用水平,提高信用贷款放款比率;从大力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质增效、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切实提升贷款定价能力、着力完善融资服务和配套机制等方面,对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出具体要求。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发挥信用信息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推动建立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长效机制作出部署。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备,对破解信息不对称等难题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银行构建了以征信系统、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主的三大基础设施,并创新小微企业征信服务模式,推动各地以省级或地市为单位建立以小微企业非借贷替代数据为核心的地方征信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并在金融领域应用,以“三个基础设施+一个创新模式”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缓解其融资难问题。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广泛归集与融资授信密切相关的纳税、社保、住房公积金、水电气费等信用信息,同金融机构充分共享,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尽调成本,提高信用评价准确性。
信用体系建设改进企业融资环境建议
提高中小企业对守信经营和诚信管理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守信经营理念,鼓励中小企业稳健经营,不断提升自身信用水平。加强公司治理和财务控制,确保财务状况清晰、透明、真实、可靠,同时确保商业银行及征信系统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联合税务、司法、交通等部门对失信主体实施惩戒,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和服务是公共产品,与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协同,而大数据网络是信用信息征集、传递和管理的有效工具。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我国大数据发展全球领先的优势,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和服务平台,强化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公开。以更完备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更健全的信息获取机制,广泛地对接核心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多方信息共享,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建设多渠道共享的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当着眼于长期发展,逐步建立政府与市场互通、企业与银行配合、财政与金融相协调的多渠道共享机制。逐步将纳税额、社会保险缴纳金额等信息纳入共享范围,形成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第三方信用机构、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建设的良好局面,提升信用信息服务能力,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形成长效助力机制。(作者:秦光远 、晓萌,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中国金融》